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最深情的嘱托 最清澈的爱 -凯发k8国际注册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6日
来源: 长江云新闻
打印:
字体:

“得知十年来越来越多库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并向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



2021年5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

十年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总书记嘱托要“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三年前,总书记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一句句亲切的话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深情嘱托;而这一泓清水,正是对人民最清澈的爱。





一封诚挚的信



回想起前不久写信给总书记汇报库区情况,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们仍是激动不已。

“库区的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群众也更富了,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在这数万普通但执着的志愿者里,有一个稍显特别的身影,他就是53岁的丹江口浪河的断臂“清漂人”——吴远志。

浪河流域位于丹江口水库南端库尾,总长62公里。肖河、四河、白河是浪河流域3条支流,支流交汇处形成的消落区正是浪河口村河道,河道接纳整个库区上游“跑、漏”的漂浮物。

2018年,浪河口村开展河面清漂工作,吴远志第一个报名。“虽然我是残疾人,但不影响正常清漂工作,我甚至比别人干得更好。”吴远志说。最终,村干部同意了他的请求。从此,吴远志“独臂驾舟”成为浪河清漂线上一道独特风景。



正在清漂的吴远志

2020年,浪河镇组建清漂队。清漂队分为3支小队,吴远志担任其中一支小队的队长。此后,他陪伴家人的时间更少了,甚至有时顾不上家里5亩桃园的打理。他说:“我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守水护水无小事,我们多辛苦一点,水库的水质就好一点。”

据初步统计,四年来,吴远志共出动清漂船1000余次,清漂水域累计5000余平方公里。

今年夏天,持续高温让清漂工作变得更为不易。在国网湖北黄龙滩电厂,清漂队员们顶着烈日暴晒和水面蒸腾,借助自动化清漂船开展清漂工作。黄龙滩电厂位于堵河下游,距离丹江口水库只有约40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十堰市饮用水水源地。为保一库清水,黄龙滩电厂除常态化开展清漂工作之外,还通过优化水库调度、实施电能替代等方式,推动厂区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加快水光储多能互补项目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在保障饮水安全的同时,履行好“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责任。



汉江上启用的第一艘自动化清漂船

守好北方“大水井”,人人都是“守井人”,这一共识在十堰已深入人心。63岁的老渔民蒋德新主动上交跟了自己半辈子的9艘渔船,发起成立了护水志愿服务队常年清漂巡库;76岁的退伍军人王忠启,用46年时间义务植树13万株,让水库周边百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如今,十堰市注册志愿者总数达85.2万余人,注册志愿者人数、活动数、信用时数位居湖北省各市州第一。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保水护水活动中来。


一场有序推进的行动



“1号浮动监测船发现桃花水母……”

就在8月1日,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再次在十堰丹江口水库被发现。桃花水母对环境质量要求极为苛刻,被视为“水质试金石”,它的现身印证了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优质程度。



十堰丹江口水库发现的桃花水母

如何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水的问题,表象在江河湖库,根子在流域。如果说大江大河是生态系统的“大动脉”,那么小流域就如毛细血管一般密布在广袤的乡村、城镇。唯有“小河净”,才能确保“大河清”。为此,湖北出台《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锁定全省3个一级流域、16个二级流域,将安全管控的负面清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清单,严控到每一条河流。

走进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清澈见底的茅塔河绕村而过,村委会马路边,一大片草坪郁郁葱葱,草坪上帐篷星罗棋布,俨然成了一片野外露营地。

去年,十堰市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纳入全省试点。他们在综合治理过程中将这片约10亩的荒坡利用起来,打造成露营地。



十堰茅塔河

在康家村村委会马路边,有一座污水处理站,每天处理周边生活污水约10吨,出水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标准。

能否将该污水处理站的尾水变废为宝?村里经讨论研究,将该污水处理站的尾水就近就便利用,用来滴灌与喷灌露营地里的草坪。这样一来,不仅让污水处理站的尾水实现中水回用,还能让它再经过一次大自然的过滤。

以“小河净”保障“大河清”,十堰市按照“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治理目标,在茅塔河小流域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02套,实现全域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不让一滴污水入河。十堰市还大力实施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园区、农文旅产业振兴、生态保护修复、城乡统筹发展“六大行动”,探索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统一”、以气代“薪”、生态脱氮沟“肥水变瘦”、支沟“沟岸户”同治、乡村运营家门口拿“三金”等小切口做法,入选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指引。

经过综合系统治理,茅塔河流域水质由ⅲ类提升为ⅱ类,群众人均收入达18812元,同比增长11%,很好地实现了环保与经济双赢。今年上半年,十堰辖区27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底,十堰将再启动11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扩面工作,并对其他12条小流域开展现状调查,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为全域小流域综合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一项功在千秋的工程



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



丹江口水库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北京输水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南水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北京市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1.0提升至1.3,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为京津冀豫沿线26座城市输水近650亿立方米,相当于4400多个西湖,直接受益人口超1亿人,极大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紧缺形势。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十年来,丹江口库区群众一心走生态路、吃生态饭,栽蜜橘、种艾草,开民宿、做旅游,三年来人均收入增长近三成,日子越过越红火。多年来,十堰市充分发挥山区农村特色产业优势,建设起以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水果、黄酒、木本油料为重点的六大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六大产业链综合产值有望突破600亿元。



滔滔北送的江水也将北京和十堰紧紧联系在一起。十年来,京堰两地10个县市区、133个乡镇结为“亲戚”,成为亲密无间的“一家人”。北京一轻等60多家首都企业落户库区,投入真金白银170多亿,书写共同富裕的故事。十堰的茶叶、香菇、黄酒等土特产端上北京市民餐桌。库区百姓鼓了腰包。“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成为大家的共同心声。

万里清渠连沃野,长河北上润万家。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成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一座世纪丰碑。

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一泓清水,润泽中国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荆楚大地必将带动更多人

自觉守水护水节水

携手打造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为推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贡献湖北力量

出品人:王彬

总监制:岑卓

监制:洪燕

编审:梁延 康耀方 林如峰

统筹:罗峰

记者:刘蕊俊 陈赟

美编:王子煊

责任编辑 刘蕊俊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凯发k8国际注册的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