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滴水充满活力——探访天门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 -凯发k8国际注册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9日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字体:

11月12日,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为石家河镇颁发全市首张水资源使用权证,向蛭富水产合作社发放全市首张水权交易鉴证书。
  一个月前,该市10家水产养殖户向引汉灌区购买3.6万立方米地表水取水权,成为首批“吃螃蟹”的用水户。
  买水养鱼的变化,始于两项全国试点。今年,天门相继入选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市、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市,通过建立农业用水权制度和“准许成本 合理收益”的水价机制,因地制宜开展水权交易,探路农业节水增效。
  目前,该市已为乡镇办场和行政村等农业用水户发放669张水资源使用权证,初步完成水权交易89单,其中养殖户购水59单、交易水量24万立方米,水权回购30单、交易水量225万立方米。
  水蛭专业村转变观念 买水养殖更有保障
  “卖方:引汉灌区工程管理处;买方:蛭富水产合作社;购买5600立方米水资源使用权,每立方米0.05元,总价280元……”石家河镇诸葛村水蛭养殖基地旁,村支书贾齐展示中国水权交易所刚刚发放的鉴证书。
  正值水蛭收获季,10多名村民正在精养池里忙碌。扒开水葫芦,一尾尾水蛭蜷缩成团,受惊的泥鳅钻来钻去。
  诸葛村是水蛭养殖专业村,全村水蛭养殖户达22户,面积200多亩,养殖水源来自穿村而过的天北干渠。
  “水蛭又叫蚂蟥,是名贵药材,每亩精养池产值超10万元。”贾齐说,水蛭对水质要求高,只适合清澈富氧的水域,一般采用流水养殖,遇到水量不足时,急得直跺脚。
  目前,天北干渠处于枯水期,水质较差且浑浊。“如果需要用水,提前一天联系,给你们换成新水。”天北干渠东河管理段段长田军承诺。
  “花小钱买保障,东河管理段随时可以调水,还能保证水质。”贾齐说,听说养殖还要花钱买水,起初有些村民不理解,讲明利害后,他们很快接受了。
  引来活水,养好鱼虾。仅一个多月,该市就有54个水产养殖户购买了用水权,用于四大家鱼、小龙虾等水产养殖,还有5单卖给了周边县市。
  “开展水权改革试点,要让用水者付费形成共识。”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朱灯灯介绍,通过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制度体系,引导农业生产合理用水,激发群众节水积极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十八般武器”齐上阵 破解用水精准计量难题
  何为用水权交易?在明确用水户拥有的初始用水权后,有需求的用水户可以购买其他用水户的用水权,实现用水权在区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流转。
  天门市采取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方式推进改革,以黄潭镇等10个乡镇、彭市镇前河村等20个村为核心示范区进行试点,除了开展水权交易,另一关键就是完善监测设施,做到精准计量。
  走进中岭干渠彭市镇与麻洋镇交界处,一座雷达流量监测站格外醒目。安装单位湖北亿立能公司技术人员张超打开机箱,接入电脑,查看水深、流速、流量等数据。
  “悬挂在水渠上方的雷达流量计,测出断面面积和水流速度,得出断面流量,数据自动上传到平台。”张超介绍,在中岭干渠彭市镇入口断面,也同样布设一座监测站,中岭干渠彭市镇用水情况实时掌控。
  而在全丰渠横林镇进水口,则在涵管内部安装流速仪传感器,采用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进行监测。“除以上两种,还有差法流量监测站、ai智能视频水位监测站、电折水监测站等9种方式,全方位采集用水数据,实现对农业用水量的动态监控。”张超说。
  天门市已将25处乡镇断面渠道流量监测点位纳入首批建设,第二批乡镇断面拟建点位57处。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欧阳宏卫介绍,按照“先镇、后村、再种植大户”原则,科学建设473处计量设施,确保及时投入使用、精准计量,为农业用水权交易提供基础支撑。
  搭建水权交易“一张网” 让每一滴水“活”起来
  点开天门市水权交易大厅,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公告信息一目了然。其中,最大一单交易达7000立方米,为杨林街道办养殖户张太平购买。
  早在今年4月,中国水权交易所专家到天门调研试点工作,帮助天门市水权交易大厅上线。
  上个月,天门启动建设水权交易中心,布设天门市农业用水权管理平台,构建综合监测、计量管理等7大板块和用水权交易信息等29个功能模块。目前,已确认各功能模块及框架界面,初步搭建水权数据底板,数据接收平台基本已完成,水权交易系统接口已与中国水权交易所对接。
  “国家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明确要推进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明确要深化推进水权交易。农业用水权改革完成后,将更好地助力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和现代化灌区建设,实现项目互联互通、相互促进。”欧阳宏卫介绍,待农业用水权管理平台建好后,将与防汛抗旱、现代水网等信息整合,用好用活每一滴水,着力形成“一网通”格局。
  下一步,天门将深化水权交易改革,探索开展土地流转、生态、生活、工业、农业、服务业、水权回购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持续激发取用水户节水动力,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平原地区农业用水权改革提供示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杨 通讯员 熊文婷 钱菁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凯发k8国际注册的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