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村里看变化—— 从革新村的美丽蝶变解码“共同缔造”的多宝实践 -凯发k8国际注册
●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帅 通讯员 黄淑云
走进多宝镇革新村,一排排崭新的挂着中国结的路灯映入眼帘,瞬间让整个村庄“靓”了起来。
“现在的革新村,水泥路通组入户,太阳能路灯照亮群众家门口,共同缔造的成效由点及面,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清告诉记者,无论是本村在外务工人员返乡,还是常来村里收购农产品的商贩,村庄如今的变化让大家不由得称赞。
王文清坦言,革新村的变化,得益于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的开展。
在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中,革新村大力发动在外成功人士参与家乡建设。该村在外成功人士襄阳泽东化工集团董事局主席宋开荣关心关注家乡发展,不仅捐款修路修桥,在了解到村里正在开展“共同缔造幸福家园”项目后,今年9月捐资40万元用于村庄亮化,经过半个月的安装施工,革新村太阳能路灯实现全覆盖。
“共同缔造幸福家园”项目实施过程中,革新村村“两委”主动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解决群众生活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到湾组开院场会、小组会,村民们积极建言献策,对道路设计、路灯安装、开沟挖渠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共同缔造的热情高涨。
在革新村“两委”班子、村民、在外成功人士共同努力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安装路灯300盏,照亮乡村夜生活;修建渠道4公里,提升排涝抗旱能力;硬化道路5.5公里,畅通村民出行路;种植风景树1100株,为村庄增绿造景;改造危桥4座,消除安全隐患……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据,记录着村庄的发展变化,也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抓发展最关键是抓产业。革新村村“两委”深谙此道。
革新村地理优势明显,地势较高,全村沙土,适合种植花生、萝卜。早在20世纪70年代,该村就开始种植花生,曾被中央电视台拍入纪录片。如何让传统农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是该村一直在积极探索的发展课题。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该村采取季度流转方式,对全村7000余亩土地实行“地膜花生 蔬菜”的种植模式。花生种植和采收由村民自行打理,花生采收后,土地统一流转给村里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这一因地制宜的创新之举,让该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能人助力,让乡村“靓”了起来;群策群力,让乡村“活”了起来;产业发展,让乡村“强”了起来……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已然绘就。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今年以来,多宝镇选取12个村进行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推进,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推进工作。该镇多次召开全镇大会,对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凝聚工作合力;开展调查走访,深入一线了解群众需求;强化支部力量,在试点村纵向健全“村党支部 党小组 中心户 群众”四级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做好做优服务。
截至目前,该镇第一、二、三批试点村(小组)共收集民生实事问题74个,解决问题64个,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级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